
关于“美国登月是否造假”的争论由来已久,本来随着多国开始探索月球,事情变得很清晰:美国确实曾经登陆月球,但是如何实现月面狂飙还有一些争议。但是,这些年,每隔一段时间“美国登月造假”话题就会火热一番。
最近,在莫斯科举行的“人工智能世界之旅”上,俄储蓄银行数据研究部门的领导人尼古拉·格拉西门就向普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格拉西门说,他曾经利用AI技术对中美登月的照片进行了分析,采用的是谷歌的AI产品,结果令人忍俊不禁:“关于美国照片上的所有物体,谷歌的神经网络几乎都认为是假的。同时这张由中国月球车所拍摄的照片,它则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问题”。
AI这样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光线、明暗对比的问题。普京听完现实摇摇头,然后玩味地说道:“非常有趣”。
其实,质疑美国登月造假的,不只是外国网民,反而是看着NASA宣传大电影长大的美国人。比如,马斯克就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质疑美国登月造假,他坚称:美国使用电脑模拟的登月。
当然这些都是现代人对当时的技术产生的怀疑,主要包括:旗帜飘动、没有星空背景等,但是最主要的质疑还是为什么50多年了,美国没能重返月球,复刻这一壮举。还有就是就连拍摄的视频胶片都能丢失,甚至沦落到地摊上。
重返月球也成了美国航天界最为重要的事情,NASA局长不止一次警告说:我们必须要先于中国登陆月球。
然而,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并不顺利,虽然已经发射过一次试验飞船,但是运载火箭的糟糕表现,还是引起外界的担心。如果马斯克的星舰不能获得成功,那么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就有可能破灭。
最为重要的是,距离2024年,美国登月的第二阶段计划也已经很近了,能不能发射火箭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。
美国登陆月球本质上是美苏太空竞赛的产物,集中一切力量实现了基本目标,但是事后却收获很少。却因为参与人数过多、单位过多,在没有有效的管理之后,让美国的登月技术彻底失传。
美国从月球带回来382公斤的月壤,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实力的象征,并没有很好地被用来研究,美国也没有将月球研究的更多细节分享出来,因此普通民众对于美国登月的质疑的浪潮从未褪去。
其实,姑且不谈美国登月有没有造假,现在最考验NASA的还是能不能先于中国实施载人登月,甚至能不能超过印度,都已经引起了热议。
目前,美国“猎户座”载人飞船已经经过一次试验,“月球门户”空间站暂时还未开始建造,“载人登月”探测器还在设计,最为重要的运载火箭目前还是“SLS重型火箭”,发射时总是问题不断。
作为美国新一轮载人登月计划的第二阶段任务,“阿耳忒弥斯2号”计划在2024年底执行绕月飞行,但是发射时火箭会不会出问题,谁都没有底。
面对节节顺利、雄心勃勃的中国“嫦娥工程”,面对月球上丰富资源的诱惑,NASA显然不想在月球探测和资源开发上落后。
但是问题在于留给美国的事件不多了,首先就是“阿耳忒弥斯2号”已经没有最早提出的“2024年前载人南极登陆月球”,又如何实现“2025—2030年实现在月球长期驻留”的目标呢?
倒是中方的方案比较保守,先在月球建立科研站,到2030年前一定要登陆月球,相关方案都在紧张进行。
对比美国,中国航天早已经坚实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全部工作,全面为载人登月做准备。而美国从1972年至今,还没有任何探测器再一次到达了月球。所以,美国以前登月是否造假并不重要,而是如今能不能重返月球,更具考验。也许,普京说“有趣”,就有这个意思。
